城市地下管网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居民正常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撑。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因地制宜对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和智能化管理。
在庞大的地下空间内,黑科技、智慧大脑、信息化管理……近年来,地下管网智能化改造与升级愈发受到关注,各类新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内得以应用,保障着城市安全稳定运行。
地下管线互相交错穿插、底数不明,施工破坏等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城市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摸清地下“家底”,围绕管线数据采集、生产、建库、系统建设等,形成地下管线数据库,促进地下管线数字化管理“一张图”。
浙江省海宁市深化城市地下管线全生命周期管控改革,按照蓝色(供水管网)、紫色(燃气管网)、褐色(雨污水管网)、绿色(通信广播管网)、红色(电力管网)进行地下管线数据普查及补充更新。通过构建地下管网BIM(建筑信息模型),将全部管网埋深、起点高程等数据及附属设施进行数字化三维绘图,实现地下管线可视化,节约施工管线公里的地下管线数据已全部建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综合采用地下管网智慧化管理、创新开发城市地下管线工程开挖计划分析方法技术,实现管线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效缓解“马路拉链”及第三方管线挖断事故。
据了解,2023年以来,哈尔滨市启动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和全市统一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其中,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重点针对城市道路及其他公共区域范围内的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围绕地下工程管线、城市地下交通设施和城市地下其他工程的空间位置、技术指标、管理信息、安全风险隐患等开展普查工作。目前,哈尔滨市统一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汇聚2.7万公里管线万平方米地下空间数据,融合了倾斜摄影、总规、五线、网格等地上数据,实现了地上地下一体化、二三维一体化管理。
数以千计的监控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可视化信息系统……一些城市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地下综合管廊的维护运行,为各部门提供统一、实时、可视的运作情况,为管廊高效精准管理和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广州“新城建”试点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了“新城建”试点第二批35个优秀案例,“广州环城管廊智慧运管平台”位列其中。
广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全长45.7公里,是国内顶级规模、最长的地下综合管廊。广州环城管廊智慧运管平台是针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维管理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整合了物联网、云计算、组件化技术和BIM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提升管廊运营的安全性、效率和可靠性。
该平台实现了BIM模型与GIS数据的无缝融合,为智慧管廊提供了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基础。通过GIS+BIM的三维定位和巡检功能,在GIS大场景中清晰地看到管廊的外部位置和结构,同时在BIM视图中深入查看管廊内部的设备设施。管廊内布置了大量的传感器,如感温光纤、监控摄像头、健康监测设备等,实时感知廊内的温度、湿度、人员活动等各种信息,并将数据传输至平台,实现对管廊的实时监控。对管廊运行过程中有几率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进行排查和管理,建立隐患档案,记录隐患的发现时间、位置、类型、处理情况等信息,以便对隐患进行跟踪和治理。
根据近日发布的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0206号提案的答复意见,北京市推进城市地下管线隐患治理和安全管理,建设了顺义新城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打造顺义区安全可控的地下管线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模式,形成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及预警机制,实现地下管线运作时的状态实时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已完成市政公共区域范围内地下管线老化更新改造消隐项目,及时处置各类地下管线突发事故。已完成顺义新城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目前入库地下管线公里。
海宁市聚焦以往地下管线安全风险隐患掌握不及时、应急联动不畅通等问题,搭建政企一体的“综合监管+智慧监测”平台,综合运用CIM、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打通数据共享与交换通道,联通燃气、供水、排水、内涝、智能视频等物联感知设备6800余个。通过算法模型分析实现隐患智能预警,为城市内涝积水、管道泄漏、道路塌陷等潜在隐患研判提供相关依据。目前,已接收并处置燃气、污水、雨水管网等预警信息500余次,及时排除管道老化、爆燃、渗漏、路面塌陷等风险隐患。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地下管网建设改造是城市重要的“里子工程”。业内的人表示,要早谋划、高标准、严要求抓好“里子工程”的数智化改造和运营,提高城市安全韧性水平,真正适应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一批国家标准,包含《爆破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构筑物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矿山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仿古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
社区以“人本化”为核心、“生态化”为特色、“数字化”为路径,立足居民实际的需求,通过挖掘改造潜能、丰富服务功能、提升管理效能,打造多场景融合的高品质生活圈,将服务和资源延伸至居民家门口,建设“儿童友好、青年融入、老年宜居”的完整社区。
近日,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主办的“‘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世界城市2024发布会”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发布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世界城市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
习指出,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要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农民宜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今年11月,湖南省召开全省装配式绿色农房工作现场推进会,提出要逐步形成装配式绿色农房发展“湖南模式”。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苏州之名,始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因城西南姑苏山而得名。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宋徽宗升苏州为平江府,取“大江大河水流至此渐平”之意,其名沿用至明初。正所谓,平江是藏于苏州的绝代风华,苏州是平江宋韵的秀美延展。
共建和谐美丽城市 共创幸福美好生活——2024年中国城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研讨会综述
广西安排2亿资金支持居民住房消费 购买首套、二套新建商品住房可获1万元补贴